《賣場華爾滋》(In the Aisles)Thomas Stuber 2018導演
金馬影展時看過一遍,立即愛上,這禮拜上院線之後又看了第二遍,我真是愈來愈愛Sandra Hüller了--雖然這片她只是一般的表現--此乃理性之論。
本片90%的場景在舊東德一處大賣場裡,乍看是描繪這賣場裡的一小群工作的同事們,以男女主角為核心輻射出去的幾位同部門的日常工作與交流,看起來簡單實不簡單。
導演鏡頭非常細膩,感情的交流與演員表情的反應抓得很精準,既不煽情也不濫情更不花俏,就是靜靜地維持旁觀角度,看完有些哀戚又有些暖心,重點是:菜鳥男主角與女主角加上男主角的老鳥主管三人之間的關係根本活脫脫《新橋戀人》哪!後者修復版即將重映,兩片映照對看即可明白,有網評見到男主角失意時去夾娃娃機夾娃娃,就說是《大佛普拉斯》,真是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啊!
而既然《新橋戀人》有個法國大革命200週年歷史的背景擺在那裡(不是擺好玩的啊!),本片也擺了一個兩德統一卅年的歷史背景在其中(同樣不是擺好玩的啊!),全片頗有將賣場空間隱喻為德國的意圖,人們在商品堆成的高牆中逐漸迷失自我,也看不清別人,且這種高牆更加推不倒;兩德統一近卅年,老鳥主管自述這裡以前是大貨車集結場,他是開貨車的,非常懷念在路上開車往來的日子,如今只能在賣場的走道上開堆高機,而同事們(也是以前的貨卡車隊司機們)一有機會就去偷吃快要到其準備銷毀的食物,幽幽點出前東德人對兩德統一的不滿;但男女主角若有似無、若即若離的感情發展也是淡而輕柔的,與《新橋戀人》的轟轟烈烈不大一樣,但是都很深刻,教人難忘!
雖說情感清淡不煽情,我建議還是帶上手帕一條或者面紙兩張哦!